心理文章

自我照顧的第一步:成為自己的好朋友


作者:林宇池 諮商心理師
 
 
 
需要自我照顧的警訊:感到無助與挫折
 
成為心理師之前,我並不知道「自我照顧」是什麼,直到碩三一邊全職實習、一邊寫論文時,我發現自己不如預期的得心應手,之後也逐漸出現許多失序的生活習慣:每天喝手搖、失眠、加班寫紀錄⋯⋯,那時候的我覺得其他同學都可以做得到,為何我不行,但越這樣想,我就越挫折,實習跟論文也越來越脫離我的掌控。那時候的我很無助,像是什麼都無法做好,也好孤單,因為沒有人告訴我:我該好好的休息、真真正正的休息。
 
 
迷失方向的「第一優先順序」
 
相對於西方文化的個體主義,華人文化通常被定位為集體主義,當我們隸屬於某一團體時,我們會重視團體內與其他成員的關係、行為也受團體規範而存在,我會把團體目標看得比個人目標重要,也因此我們經常將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我覺得同事需要我幫忙代班,但忘記自己已經好多天沒休假;我覺得朋友失戀、心情不好需要人陪,但其實我早上被主管罵了一頓,很想回家靜靜。我們習慣以其他人的需求為優先、先照顧他人的情緒,以至於我們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顧的人。
 
 
像是什麼都要做,卻都做不好
 
當年碩三的我,同時身為指導生、實習生、女兒、姊姊以及許多瑣碎的角色(學姊學妹朋友房客⋯⋯),如果在同一時間,每個角色都接到任務,卻沒有妥當的安排先後順序、一一處理,就會像是多頭馬車,哪裡需要就跑過去,以為自己可以像機器人完成所有事情,最後卻發現自己是個平凡人,需要吃飯、上廁所、呼吸、睡覺,但那時候的我已經精疲力盡、身心耗竭,連最基本的這些生理需求都沒有力氣,像是躺在地上的一灘水裡的魚,水不多並且努力呼吸、努力活著。
 
 
自我照顧是一輩子的功課
 
原來「照顧別人前先照顧好自己」並不容易做到。即使現在的我也都沒有把握自己都能100%做到,「自我照顧」沒有標準答案和定義,也沒有盡頭,因為人生很漫長,我們會不斷遇到新的人事物,在這樣的變動中,我們要如何照顧自己,也會不停的變動,幸運的是,只要我們願意與自己靠近,那便是生命中,我們能給自己最珍貴的禮物。

 
 
對我來說,自我照顧的第一步是:成為自己的好朋友!
 

就算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但必須先學習聽自己說話,像我們對待自己的好朋友那樣:用心、認真並好奇地傾聽自己的聲音,剛開始可能會有點沒耐心,然後就開始怨嘆自己怎麼那麼搞剛,別擔心,我也是這樣過來的,所以我們可以一起慢慢來,就像和朋友建立友誼那樣,溫和並友善的靠近。
 
 
Me Time:跟自己定期約會
 
你可以找個安靜、自在的空間,若你戴上抗噪耳機就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我覺得那樣也很不錯。接下來,我們可以做幾個深呼吸(鼻子吸氣、嘴巴吐氣),當你的身體逐漸放鬆下來,便開始詢問自己「你好嗎?我最親愛的自己」,如果你覺得很不習慣「自言自語」,也可以問完自己後,試著寫下來。

『親愛的宇池,你今天好嗎?』
恩⋯⋯我不知道耶,我覺得今天好煩喔,很多事情都不順利,早餐店的店員忘記幫我放醬油、蛋餅好乾,中午好晚才吃,下午還有一堆電話跟工作要處理⋯⋯唉⋯⋯好累喔,我真的好累好累。如果今天早點睡,應該明天精神會好一點吧?說實在的,下午其實沒有想像中累拉,因為主管今天請了下午茶,超開心的!雖然有很多工作,可是偶爾喝個飲料就蠻療癒的,回家的時候也買到我想吃的健康餐盒口味,只是今天水好像喝很少……
『好辛苦喔~~~那你今天早點睡覺誒,明天記得多喝水,不然皮膚會變得好乾。我覺得你今天做得足夠好了啊~工作雖然多但其實你有請同事一起幫忙,而且也有記得吃飯,你很棒誒』
 
 
關心自己,就像關心好朋友一樣
 
就像個平常閒聊的朋友,聽聽自己的抱怨或者小確幸,這個過程中,我們正在覺察自己如何看待這一天,在回顧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自己忘東忘西、不是那麼愉快或者疲憊,這時候,不需要急著解決「問題」或者覺得這些不開心的事情是不是都不該再出現,我們要做的僅僅是成為自己的好朋友,聽自己說話,如果心有餘力,我們可以進一步照顧自己的生理需求(吃飯、喝水、呼吸),情緒調節跟問題解決,是我們將自己的基本狀態照顧好,才有能量去做的事情。

跟自己在一起的時間,比你想像中的平凡卻也重要,這段時間我們是自己的好朋友,我們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需要什麼的人,也是最懂得如何照顧自己的人。當「自我照顧」成為日常,我們可以用更好的狀態陪伴自己度過每一天,也更知道如何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點我看作者介紹:林宇池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Pixabay
 
 
 

吃大餐、購物、出去玩都是愛自己方法之一,但你只值得這些嗎?
你是否想好好照顧自己,卻不知能從何開始呢?

今年12月,邀請你給自己一趟有品質的照顧之旅!

「舒展身心~年末自我照顧系列工作坊」熱烈報名中~

更多資訊及報名,請點這裡




 

預約諮商

 

個別諮商/伴侶諮商/家庭諮商/青少年諮商

職涯諮詢/親職諮詢

邀請合作

 

心理主題演講/工作坊/文章邀稿/採訪

其他形式合作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