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秀娟 Joy 諮商心理師
Y:「如果不是他,妳應該不會好得那麼快!」
S:「欸,我當初也走過一段很辛苦的日子,我並不是只因為他的出現才走出情傷好嗎!」
Y:「嗯,但不可否認,妳現在可以這麼正向跟樂觀,是因為妳跟他在一起的關係吧?如果沒有他在背後支撐妳,感覺妳也沒辦法是現在這個樣子吧?」
S:「他的支持當然是一個原因,但妳不能這樣就抹滅掉我靠自己的部分吧!」
Y:「我只是想說,如果沒有他,妳也沒辦法吧?」
S:「...」
這是一次在聚會中聽到的對話,一開始是Y詢問大家如何走出情傷,大家紛紛講出想法後,Y看向S並道出以上對話,說實在的,聽著他們對談,先不管這兩人對話頻道是不是同頻,我心中不免開始想,所以你覺得,一個人一定得依靠另一個人,才能在傷痛中復原嗎?在Y的世界裡,人好像是沒辦法靠著自己療癒、修復傷痛,必須要依靠外在的人事物幫忙,才有辦法恢復力量,而妳從對話中也會看見,即便S說了這過程中自己還是付出了心力,但對於Y來說,所有的重點都擺在「身邊要有人出現、陪伴」,而這些話語其實都流露出「別人比自己還來得重要」的訊息。
但,人總不可能一出生就這麼的看輕自己吧?所以究竟「沒辦法靠自己」、「需要靠別人」、「別人比較重要」這些想法及信念是怎麼形成的呢?
心理諮商中溝通分析學派(TA)告訴我們,每個人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寫著自己的故事(劇本),故事就是我們的人生腳本,一般來說,我們會在七歲左右寫完故事。(你沒看錯!你的人生腳本,就是以一個小孩子獨特的思考及感覺方式來認定的。)
而這個故事內容,其實有著起承轉合,及一個屬於自己獨特的結局,內容取材來自我們兒時的觀察與學習,成長過程中我們透過自己所看見的世界,從其中了解什麼事情是被許可、應該、必須做的;什麼事情是被禁止、被討厭的,許可且必須、應該的稱為「驅力」;被禁止及討厭的則是「禁令」,通常我們會下意識地傾向驅力行為、避開禁令行為,因為我們內在都渴望著透過被認可滿足被愛的需求。
而上述所提的過程,我們經常是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兒時寫下的故事腳本」乖乖演出,且不會意識到不合理之處,就算有不合理,我們也會為它做出一些合理化的解釋、或忽略不合邏輯的地方。(是不是覺得更不合理了?)
散會時,我與Y一起走了一段路,細談後發現,原來Y過去的成長經驗影響了她現在看待自己及他人的眼光,而她提到自己來自一個高度保護和控制的家庭,從小並沒有足夠的自由去探索人事物,身旁的人總是看前看後,甚至最後下達了禁足令或被搶先一步幫忙完成任務!
聽完Y的故事後,我思考著,如果在這個不可以、那個不能做、那邊不要去的規範、不信任的情境下成長,我想,一個人學會的不會是獨立自主,而是凡事不需要靠自己、不用重要、不可以做任何事、不用自己做、不要思考、不用獨立等等的價值理念⋯⋯
另外,我在想,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似乎很自然不會覺得自己有能力有本事可以去挑戰外在世界或是生活中的難題,甚至可能會出現,「我什麼都不要做還比較好」的想法。
看到這,也許你會對Y的狀態有多一些的包容與理解,但同時你可能也想著,那如過像Y這樣子該怎麼辦呢?如果一直以來都是倚靠著別人,突然間要捨去這些人事物的幫忙不是也很可怕嗎?
對我來說,靠自己跟靠別人其實不是二分法的問題,而是需要視情況去評估在這個情境中,自己可以做多少?需要別人幫忙嗎?所以可以依靠他人、願意在自己需要幫忙時求助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這代表著你知道自己的限制且不會過度逞強,但這不代表無法擁有獨立自主這個特質,但對於Y來說,靠自己與靠別人這件事情是失衡的,因為在她的生活中自己是沒有力量及能力可言,所以需要時刻依靠著別人。所以對Y來說,並不是要捨去身邊可以依靠的資源,而是在可以依靠的情況下,重新去評估跟認識自己,並且試著取回生活的掌控權,而這可以從下列幾個方向去練習。
1.覺察自己的狀態:問問自己,在與他人的關係中是否出現像Y的狀態,比如說你時常在關係中是較為依賴的一方,時常感到若失去對方後自己的生活會一團糟。
2.嘗試新經驗的意願:試著在生活中,列出一些平時想做但又時常等待著他人參與的事情,從中去評估事情的難易度,從簡單的任務嘗試,比如說,時常每一件事都依靠他人的決定,那麼你可以在一天中選擇一件事聽從自己的心意、或是在心情不悅時,先為自己做件事情安撫自己。
3.正向聚焦自己的優勢:練習看見自己可以做及已經到的部分,肯定自己願意嘗試的心意與勇氣,而不是以過去的眼光持續弱化自己,認定自己沒辦法、沒能力的部分。
能適時靠自己也能依靠他人幫人,也許才是讓自己與他人之間平衡及持續成長的關鍵,我想,不會有人喜歡矮人一截的感覺,如果凡事都需要仰賴著他人的幫忙才能完成事情,那麼久而久之一個人的力量與自信也會被弱化,對我來說,每個人都是有價值及具有潛能的,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所處於的狀態是不滿意甚至是不舒服的時候,其實我們是有能力去思辨及再一次調整先前寫下的人生腳本,每個決定都可以因著自身所處的狀態而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pexels
點我看作者介紹:蔡秀娟諮商心理師